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校工作 > 培训动态 > 正文

强化党性修养  筑牢信仰根基

——学校党委党校2025年上半年预备党员培训班(第二组)圆满结业


2025/05/30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根据学校党委党校的统一安排,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织的2025年上半年预备党员培训班(第二组)自4月17日开班以来,以“强化党性修养  筑牢信仰根基”为主题,通过理论学习筑牢信仰根基、实践赋能彰显专业特色、党性锤炼深化自我革命,实现育人成效夯实党建根,引导预备党员以学铸魂、以行践知,为党员队伍注入“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新生力量。

理论学习,筑牢信仰根基培训班以“理论武装+政治引领”为核心,构建多维课程体系。尹菲同志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推进新时代作风建设》为题,深入解读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要求,旨在强化学员们的纪律规矩意识。张学林同志通过《用新思想凝心筑魂,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报告,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对高校党建的指导意义,号召学员立足专业交叉融合,构建全员育人共同体。彭康华同志以湘江战役为切入点,通过《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教学,将革命历史与科研攻关、基层服务对照,揭示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路径。马泽民同志结合历史周期律,构建“理论学习-党性分析-整改提升”闭环培养模式;姜立春同志从教育实践维度,引导学员将个人理想融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战略全局。

实践赋能,彰显专业特色。培训班创新“党建+专业”融合模式,组织跨学科微党课展示,9名学员代表结合专业所长诠释初心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春蓓运用唯物史观解析新时代青年责任;美术学院孔智慧、徐亚泽通过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解码党史精神谱系;原生命科学学院张凤婷、杨雨展示生物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成果;原数理学院胡林峰、陈虹羽揭示数学思维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同构;原文史学院姜丹丹、向翔毅运用经典文本分析革命文化传承路径。实践环节将理论学习转化为“专业报国”的生动案例,实现党建与学科建设同频共振。

党性锤炼,深化自我革命。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培训班以“沉浸式学习+互动式研讨”强化学员党性修养。通过专题授课、红色史实解读等形式,引导学员对照“两个确立”核心要义,开展党性分析与自我批评;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学员围绕“忠诚、干净、担当”展开分组研讨,校准入党动机,明确“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的党员标准;以“理论考试+学习心得”检验学习成效,推动学员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本次培训以“理论学习筑基,实践创新赋能”为路径,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与跨学科实践,学员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进一步深化,多数学员在结业反馈中提及“通过红色历史与专业实践的结合,更清晰认识到党员的时代使命”;微党课展示等实践环节激发了“专业+党建”的融合思维,不少学员主动探索将学科特色融入基层服务、理论传播的路径;培训构建的“理论学习—实践转化—党性提升”闭环机制,为后续党员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范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本次培训为起点,持续深化“政治引领+专业育人”双轮驱动模式,引导青年党员敢于亮身份、勇于担使命,着力培养“政治品格硬、专业能力强、实践作风实”的新时代党员队伍。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周鹏)